來北投旅遊的水水們可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好吃、好逛又好有歷史文化的瑰寶啊!
北投文物館內的「怡然居」餐廳是Yuli非常推薦的地方,
無論是帶長輩、小孩或是外國友人來的聚會,這邊的場地和餐點水準都極佳。
雖然怡然居餐廳是在疫情期間萌芽,但是古蹟建築本身-北投文物館卻是歷史悠久的大樹呢。
前身是日治時期於1921年興建的佳山旅館,是北投區最高級的溫泉旅館,
而怡然居原本是旅館內的和室客房,即使改建為餐廳,
不變的窗外綠意美景和木造的陳香,讓這邊成為身心怡然的好地方無誤。
山區的停車是個大哉問,經實測,停路邊再走過來最方便,
山溝轉彎處有合法停車位,走過來的路上誠如其名,
幽雅路上環境優美,九重葛盛開相當豔麗。
同樣也是日式百年建築的少帥禪園就在一旁,少帥張學良曾被幽居在此,
老樹蓊鬱,也是一個能一邊用餐一邊遠眺觀音山和關渡美景的好地方。
▼入門脫完鞋進來後,可見日式建築常搭配的「枯山水」造景,
最典型的就是用砂石刻畫出水波紋,讓人在「天井」墜入水的意象之中,
又或是看著假山卻彷彿走入山中。
怡然居內部均為寬敞的和室佈置,
典雅的屏風以及窗外的竹影讓人流連忘返,
每個角落都如詩如畫,充滿大正浪漫情懷。
在怡然居可以享用午膳或下午茶套餐,用餐可折抵參觀門票費用。
餐點本身屬於精緻懷石料理,充滿創意與巧思,
用心的主廚和員工彷彿將窗外的風景與愜意搜集起來,承裝入杯盤容器中。
廊道也十分乾淨,古蹟維護良好,如果退後一些可以看到窗外倒影映在走廊上,
在這邊發呆也是一種享受吧!
懷石料理名字由來為何呢?
「懷石」本來是指僧侶在寒冬為了取暖而塞在懷中的小小熱石。
所以「懷石料理」指的是量不多、吃巧勝於吃飽的料理。
與「懷石料理」日文發音相同的「會席料理」,
也是講求兼顧視覺和味覺的精緻套餐,
不過「會席」是從古代武士宴客時的「 本膳料理 (ほんぜんりょうり) 」演變而來,
更注重在莊重場合時的禮儀,最高級的本膳料理聚會通常結合了
茶道(茶の儀式/ちゃのぎしき)、和服和日本庭園(にほんていえん ),
甚至會搭配俳諧(はいかい)連歌來吟詩作對。
翻開菜單時,會看到一些有看無懂的漢字,
例如「献立(こんだて)」就是菜單的意思,
比起メニュー (menu)或お品書き(おしながき),
献立更接近order,因為在古代,
這種菜單模式是將品目條列出來後「獻」給上位者(品目を並べ立てて献ずる)。
另一個常見的「定番(ていばん)」則是類似你有選擇障礙時,
店員會給你建議的「經典款」、「必嚐的基本菜」來做為最保守的入門方式。
用餐有兩時段,午膳11:30至13:00,下午茶是13:30至15:00。
怡然居採預約制,填完訂位表單後會收到Line的訊息,
用餐前一天也會再次傳訊要求確認或取消訂位。套餐每人$1000(另收10%服務費),
以擺盤精緻的美饌和服務人員的親切而言,餐點華麗價格卻不算貴。
怡然居的烹調方式與古蹟不能明火有關,相對於重油重鹹,
取而代之的是更養生的蒸燉料理方式,保留食材本身原味以外,
對長輩們的身體也不會造成負擔,難怪這邊很受家庭聚會的歡迎呢。懷石料理依照上菜的次序,介紹如下,
每一道就像是一塊拼圖,最終完成一幅色香味俱全的創意大作:
1.先付-佳山旬菜盛合(龍鬚菜 杮餅 日本山藥 黑豆 和風醋 季節蔬菜)
「先付(さきずけ)」就是開胃菜,以當季食材開門見山點出季節的風物。
注意「向付(むこうづけ)」是生魚片的意思哦。
吃飯前忍不住研究了一下桌巾紙上的七福神,
雖然開胃菜不像「八寸(はっすん)」的下酒菜組合那麼豪華,
但仍就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。所謂的「八寸」類似小吃的概念,
可做為飯前開胃或飯後小食,「寸」為長度單位,
一寸是3.03公分,這樣大家知道《御伽草子》(おとぎぞうし)中,
最著名的一寸法師(いっすんぼうし)多大隻了吧!
一寸法師以筷子搖船,與日本的小野妹子等遣隋史自中國引進筷子文化有關。
酸甜的醃製蔬菜「香の物(こうのもの)」以及泡過梅汁的山藥,
讓人在飯前的等待時間,彷彿開啟一小包零嘴解饞,充滿味覺的驚喜。
另外,除了番茄和龍鬚菜的鮮明色彩,也很難不注意到覆蓋其中的「霜降柿餅」,
細緻的柿子餅外凝結了葡萄糖晶體,彷彿有種冬日雪退,
春日花草盛開的韻律,伴隨黑豆鬆軟的音符,將季節舞曲在舌尖揮灑奔放。
2.小缽-雲丹海上鮮(干貝 海參 花枝蟹肉棒 海膽醬 柴魚 季節蔬菜)
這道一上桌,帶來一渠非常棒的視覺享受,甘甜的海鮮湯頭營造出清澈的水景,
厚肥的炙燒干貝上有濃厚鮮甜的海膽點綴,海膽的別名除了「雲丹」,另還有「海栗」等。
小缽(こぼち)料理除了講究器皿的選用,也會善用當季魚貝類或蔬菜滿足食客的味蕾,
一般常見的小缽多為醋拌涼菜「酢の物/すのもの」。或是以醋醃漬的小菜「酢餚(すざかな)」。
另外,還有一種區分類別叫做「冷鉢(ひやしばち),特別指用冰鎮過的食器來盛放熟食,如蝦蟹肉等。
3.蒸物-赤蝦鮑魚玉子蒸(紅蝦 鮑魚 雞蛋 地瓜 季節蔬菜)
蒸物多半指蓋物(ふたもの)也就是像鮮蝦、鮑魚此類的茶碗蒸或土瓶蒸。
看似普通的蒸料理,卻將蘿蔔和地瓜押成金魚形狀,
宛如蓄水蕩漾的魚缸一般。
淡雅的海鮮香氣和著滑嫩的口感,悠然地在嘴裡化開。
4.焚合-旬魚鳴門卷(烏鱧 紅魚片 魚漿 紅蘿蔔 鴻禧菇 蕪菁泥 季節蔬菜)
「炊き合わせ/炊合せ(たきあわせ)」指的是將兩種以上的食材一起煮,
也就是燉菜。鱧魚味甘鮮美,在亞洲尤受歡迎,魚漿卷不僅切面漂亮,
吃起來也很軟Q紮實,
搭配蕪菁泥的湯底,堆疊出不同的口感層次,
吃起來口感清爽不膩。蒸煮的東西吃起來略帶溫度卻不燙口,因此又名温物(ぬくもの)。
5.燒物(やきもの)-和風起士牛肉排(牛肉 板豆腐 起司 軟法 綜合香料 季節蔬菜)
做為主菜(強肴/しいざかな)的肉丸香氣撲鼻、
肉汁飽滿,最棒的是內餡香濃牽絲的起士,
咬下去就像是潛入小行星的地心探險一般暢快地。
一旁酥脆的軟法麵包吸飽肉汁後,咀嚼起來風味更濃厚,香甜醬燒滋味帶著鹹香在唇齒間挑逗著。
6.御飯(ごはん)-松露地雞御飯 (雞腿 松露醬 黑糯米 香米 漬物 季節蔬菜)
沾了橄欖油的松露散發著誘人的香氣,承裝低熱量的五穀飯的瓷碗底部有8個蒸氣孔,
溫度適中且粒粒分明。上面放著佃煮(つくだに)的食材,用文火慢慢熬煮,
等到蔬菜水分收乾後,留下醬汁本身鹹香的風味,
有時也會加入味醂增添香氣,好吃的蔬菜非常適合做為佐飯配料。
7.止椀(とめわん)-萱草蘿蔔豬肋湯 (金針花 白蘿蔔 豬軟骨 薑 山芹菜)
止/留椀原本意思為湯品,而「椀(わん)」其實就是「碗」的異體字。例如
常在臺灣用來裝湯的蓋付碗椀(わん)蓋付(ふたつ)き以及煮物(にもの)椀等。
有時蓋子會被蒸氣吸附住,必須轉出一縫才好拿取XD
事先汆燙好的豬軟骨肉質軟嫩,加上金針花的香氣,整個喝起來相當滋補。
8.甘味果物
季節水果為蓮霧和木瓜,口感一脆一軟,
風味一酸一甜,互為襯補。都是來自熱帶國家,
蓮霧又叫「天桃」或「日落果」,木瓜則被稱為「萬壽果」,
不難發現他們都有很好的意義,做為收尾的水果很有畫龍點睛之效。
9.手作甜點
餐後甜點在日文中叫做水物(みずもの),
可以是日式甜品或和菓子(わがし ),也可以是飲品如抹茶或煎茶(せんちゃ)。
被稱為雨滴蛋糕(Raindrop Cake)的水信玄餅(みずしんげんもち),
晶瑩透亮的水凍中有酸甜的梅肉,跟一般果凍不同,
水信玄餅是由水製成,脫模後半小時左右就會溶化,不能在室溫下久放。
順帶一提一個Yuli喜歡的日式冰甜點「水無月」,與日本農曆6月名稱一致,
它是在以蒸蕨粉或蒸糯米為底的白色外郎(ういろう)上面鋪滿紅豆的三角糕,
因為紅豆有驅邪的說法,所以在6月底的神社活動「夏越の祓(なごしのはらえ)」
也會有攤位販賣這種和菓子。
甜點配上桌面提供的日式麥茶非常對味,保溫壺讓茶從餐前到餐後都還熱呼呼的。
一道道井然有序的料理,有套餐的豐富感,也同時保有餐桌的簡潔。
享用完佳餚後,悠閒地在茶韻馨香中彎起嘴角,
一抹笑意盪到放眼望去的觀音台群山景緻,無怪乎被譽為「斷崖上的宴會場」,
整個空間的舒適度、古宅內的歷史背景以及道道宛如藝術品的怡然居,
對於追求質感的人來說,確實會有種心靈洗禮的感受。
這邊若是做為包場宴會的場地也很氣派,包場最低消費為35000起。
飯後一定要來文物館陶冶一下,
順帶一提,文物館裡有抓周活動,
也有不定期的展覽,主題十分豐富,所以經常高朋滿座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8 上面為館內餐廳,而以下是參觀館內的部分
▼看到和室的亮點了嗎?是愛心的窗呢
▼「從童年、少年直到成年,每一個階段的玩具都承載著我們每一個人獨特的生命印記。」
展覽主題包括以下:
「傳統風華一經典玩具的懷舊足跡」、「創意獨具一主題性玩具的繽紛奇境」、
「智慧樂園一益智玩具的策路世界」、「科技樂章一電動玩具的遊樂饗宴」、
「夢幻創造一設計師玩具的奇幻天地」、「永續樂遊一環保再生玩具的綠意末來」以及「歲月情懷一台灣玩具的浮光掠影」
對於我們這一輩慣用手機和社群的孩子來說,科技讓我們可以快速google那些父母輩童年的玩具,
也有很多東西甚至要請教祖父母輩的,像是上圖中的右下角印刷「雪泡」、「超級!」、「強力!」,
當時這洗衣粉的廣告標語為「雪泡有五好:好泡,好洗,好沖,好白,香味好」,
即便現在聽到仍然覺得是很成功的廣告呢!
原廠址在日治時代為「花王有機株式會社」,二戰後改叫天香化學股份有限公司,
「天香雪泡」是1970年代洗衣粉界的霸主,甚至以電視節目「天香之夜」廣為人知。
▼(下圖正中央)除了清潔用品,那個年代也有扮家家酒玩具「巧妙便當」(Bento box play toy)
▼連紙牌、紙衣服都可以玩,那個年代真的是很知足呢!
▼龜博士升學圈(Dr. Turtle- Taiwanese educational system)
那個年代的桌遊種類之多,點子之妙,實在讓人嘖嘖稱奇
▼現代陞官圖桌遊
▼大富翁和抽牌遊戲
下方的中式鋪克牌是取代K.Q.J的R.O.C,數字則以天干地支表示,好有趣
▼漫畫書;諸葛四郎大戰龍虎十劍士(有人聽過嗎)
▼台灣鐵道圖真的什麼都可以玩欸!
▼印加魔盤戲Pocket game(這個哆啦A夢還能看的出來,但...........
.........但下面這個哆啦就有點走樣了哈哈(該不會這才是原汁吧)
這是1980年代的哆啦A夢玩具,左邊是1970年代的太空飛鼠玩具,最左二是1970年代的蜘蛛人玩具
▼三軍戰鬥棋
▼環遊動物園
▼《小精靈》(パックマン/Pac-Man/「吃豆子」,
有4種顏色的鬼,其中藍色的鬼魂Inky行動最複雜,會夾擊人家,
很可愛,說明上寫著:大力丸每步可多吃1個豆子、並可反吃小精靈,
▼仙劍奇俠傳和馬利歐
▼古早的鋼彈
▼蝙蝠俠也經歷好多版本
▼古蹟的紀事,另外還有一區保留古代的澡堂(變成觀賞短影片的展藝空間),
▼搖頭感冒優/三洋小國手Sanyo's mascot/美固漆寶寶
▲鈴木機車寶寶/全國電子太空超人/大同寶寶/國際牌寶寶
▼和成小金剛/歐羅肥公仔/新力寶寶/勤勞羊GTM Diligent Sheep
▲旺旺公仔Want Want mascot/萬達寶寶Wonder Soda Baby/
味王王子麵Prince Snack Noodle mascot/統一妹妺Uni-president mascot
▼說真的,不是很懂那個時代漫畫家的美感。
嘎嘎烏拉拉陶大偉、孫小毛玩具/快樂老人玩具(譚艾珍、顧寶明)
▲佐藤象Satochan
▼日本漫畫家永井豪與東映動畫所共同企劃而成的《無敵鐵金剛》(マジンガーZ)
台版跟日版的無敵鐵金剛玩具/ET外星人玩具/1962年的台視1號電視機
▼吊單槓玩具Horizontall bar toys/拉線玩具Pulling toy
▲台製三輪車鐵皮玩具/台製鐵皮機器人Tin robot (Made in Taiwan)
▼1960年代尪仔仙:
楊戩尪仔仙Erlang Shen(二郎神) shaped plastic piece
文殊菩薩尪仔仙Manjushri (Wenshu) shaped plastic piece
善財童子尪仔仙Sudhana shaped plastic piece
海底小遊俠尪仔標
▲氣壓式玩具Pneumatic toys/蝙蝠車塑膠玩具Bat mobile toy
▼無椅背小木馬Wooden rocking horse/陀螺Spinning top/竹頭號Bamboo cicada
▼不敗的寶可夢
北投文物館實在是老少咸宜的好地方,逛一天都還覺得沒有研究完呢!
吸收很多知識,這些遊戲如果真的擺桌大賽,想必會很精彩,
如果對日式懷舊古玩有興趣,也可參考這些在家就能玩的遊戲喔。
生活在e世代,有時放下3C產品,跟著家人好友,或是自己來一場輕旅行吧,
前人留下來的古蹟建築和遊戲,都是很珍貴的禮物
地址: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
營業時間:11:30~17:00(週一公休)
電話:(02)2891-2318(個人或團體預約訂位#分機111餐飲部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