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高考上榜好ㄧ陣子了,   
研究所畢業後短暫地在某日商航空當卑微的空服員,
意外考上國考後,筆記放在這兒希望對應考生有點幫助J

●立法權的功能、代議士或議員角色
1.全權信託Trustee model:獨立判斷
O:專業判斷能力、為全體利益:以英Burke代表
X:極高自主性有菁英宰制危機、愚民投票的謬論

2.委任說Delegate model:基於選民明確指示或訓令代表他們行動,只是扮代替選民發聲的中介
O:避免扭曲民意或精英宰制
X:「鄰避效應」受限於部分、狹隘利益,無法做全國利益考量

3.託付說Mandate model:政黨,公職人員是政黨代言人、執行託付(實現競選諾言)的行動者
O:貼近實際,有利政黨政治形成

X:簡化投票行為(選民並非同意政見全部)

4.
反映說Resemblance model:組成結構反映社會
O:考量弱勢

X:不是有共同背景才能代表、強調差異反而不易凝聚共識、缺點如低教育水平在國會中顯露

●院制

一院制(我、紐、以色、北歐、希臘)

兩院制

:立法有效率

:政治僵局、拖延立法時間

:
1.
立法草率
2.不能充分反映民意(一院制下議員難調和社會不同構成份子利益,代表性不足)

:
1.
周延立法(代表性不同,對法案意見不一)
2.
代表不同利益(因兩院選舉方式、改選時間、上下議員代表性都不同)
3.
避免國會專制

分屬2獨立機構原因:
1.
人口多、幅員廣
2.社會分歧明顯
3.採聯邦制
4.傳統貴族遺緒


議會類型(Polsby分類)

內閣制國會/競技場型/院會中心型(Arenalike legislative)

議長當選後要脫離政黨、中立
內閣制(立法功能以幾近被「內閣」剝奪
國會淪為議員間交互詰問、辯論的場所
通常不重視委員會功能,形成以「院會」為立法過程核心,如英法案是在二讀(法案實質審查)後才交給委員會←弱

總統制國會/轉換型/委員會中心型(Transformative legislative)

法案都在委員會執行,美國有「常設委員會」審查,法案經詳細思慮、決策快、專業技術、知識流通。
總統制及混和制中,國會運作建在「三權分立」上:獨立立法空間
可針對法案內容進行實質審查、決議(立法轉換)
立法中心建立在「委員會」上,一讀後就直接交付委員會審議。

行政支配的國會/橡皮圖章式國會(rubber-stamp)

如過去的日、新、共產國、新興民主國

功能:為行政部門背書,沒實權,常出現在極威權國家中

部落tribal型國會

國會成員由血緣等關係組成

:
黨鞭party whip:紀律代表、溝通黨員意見、指揮黨員參與議事過程。
§黨紀party discipline:規範黨內成員言行及權利義務
出現原因:
1.
排除黨內各次級團體對目標(如服貿)的抵抗

2.維持政黨形象
3.分配政府內部資源之抗爭:如對提名候選人心生怨懟,用黨紀手段可平息紛爭。
§維持要素:領袖威望、危機意識、個人與黨利益結合。
§黨紀優點:統一政策、政治立場,有利政黨政治運作,強化政黨的政治效能
缺點:當政黨違背民意時無從救濟(反民主),黨紀有無實質約束要看是剛性或柔性政黨


●立法權式微(行政權擴大)
三權本為一體彼此呈現消長關係
立、行、司原本是政府行使統治權時所經歷的三個不同階段。
為了提倡有限政府才把一貫行使的統治權切割成依賴又抗衡的概念。
立法權和行政權間的權力競合:
立法權本是政府行使統治權第一階段,它訂法令和行政執行。
行政權擴大:社經變遷(勞資對立、托拉斯、高度工業化使人顯渺小)、自由放任到社會正義、經濟大恐慌行政獲立法授權,俾得便宜行事、國際情勢的急迫(戰爭政府要控制人物力、撫卹傷殘、安置軍人返鄉)

導致立法權衰落原因:
1.
行政權擴大:行政機關挾帶龐大文官結構、永業保障的專業優勢。1930s羅斯福藉新政擴大行政權,大有為政府植入人心。

2.有紀律政黨興起:黨紀侷限個別國會議員獨立判斷,削弱立法自主
3.國會結構性弱點:扁平化組織在效率上不如層級化的約束和指導的行政機關,不易有共識或有效領導結果。
4.利益團體的取代:利團變主動反映訊息的途徑。
但立法權仍有不可替代的功能:審查政府預算、監督政府作為、審核法案並為關鍵法案把關。

 

●政黨的源起
1.貴族議員的互相結盟(政治整合的需求)
政黨最初的雛形,來自英國會內部的派系聯盟,由貴族議員組的Tories(保守)Wigs(自由)的勢力。
僅是國會內部議員為了強化自己影響力的手段。
無選舉誘因,鮮少與人民互動。

2.選舉權的擴張(既有權威之消退
傳統君王權威消退,貴族(政治權力分享)抑或是人民權利(選舉權擴張)會上升
政黨出現建立在民主選舉上
:1867國會將選舉權擴充至勞工階級,製造龐大新興選民,自由黨和保守黨亦提高對選民的重視,建立在國會之外的政黨辦公室,提高與選民的聯繫程度。
造就來自國會之外的工黨興起。

3.社會學因素(政治與社會條件的改變)衝突基礎
政黨的出現與演變源自民族革命、工業革命下的社會衝突。
(1)國家與教會
集體認同的對象轉到國族認同上,此對立在教育議題上最明顯,如:德,基督教民主黨

(2)中央與邊陲
聯邦制,如:美建國之初中央與地方衝突在聯邦黨與自由黨可見。

(3)農業與工業
傳統產業與工業化新興產業間尋求各自支持基礎,如:英保守黨過去是中產階級代言人

(4)工人與擁有者
勞動者與資本家間的拉鋸,如:英保守黨和工黨

4.階級角度
Marx不同黨代表代表不同階級
階級衝突無法避的情況下,對人民最有利的政治形式:由代表人民的共產黨來實行民主事政(列寧))

●政黨(意義.功能.分類)
民主推行的重要工具
意指一群具有共同政治目標、利益(政治職位的分享)而聚集的人群集體
運作目的:直接進入政治決策程序、或選舉勝利或任公職、組織政府,以追求特定政治需求利益。
+正功能:
匯集民意:構成政治標的,幫人民界定己身的政治主張,被動的利益匯集。
溝通與傳播:理念訴求傳給大眾,引發社會大眾討論

甄拔政治人才
提名候選人並從事競選
競選活動:由政黨來造勢、募款及宣傳
監督政府
引領民意(主動)

Duverger

◎依政黨產生方式:
內造(國會內部菁英互相結盟):
地位平等、各自有權力的議員結盟
鬆散、紀律不彰
分權
國會是權力核心
政黨特質保留

外造(國會外部菁英、社運者)
選制擴大後選民基礎擴大的產物「草根性基礎」
黨紀嚴謹
集中(國會外的中央黨部對各地方黨部控制)
國會外的黨部
:英國工黨、工會運動、政黨組織、進入國會

普涵catch-all party
全社會基礎
囊括最大民意支持
優點:溫和、充分利益代表
缺點:無法代表任何、公共形象不佳,左右逢源的曖昧態度

非普涵政黨(訴求選民的意識形態)
特殊社會特徵
考量具該背景的選民,如:勞工黨、共產黨
美國1964民權法案

◎依有無招收黨員、黨費

骨幹型cadre party
以重要政黨成員、政治人物為主

與內造政黨關係深,因為政黨仍有少數具國會議員身分的政治菁英組成
有將無兵,無意擴大或納入黨員
經費來自私人、工商企業捐助
:法國第四共和激進社會主義黨
歐洲各國自由、保守黨
美國民主、共和黨

群眾型Mass party
以廣泛的選民為主
外造政黨,因為會強化政黨與選民連結,透過設地方黨部深入地方。
有正式黨員存在。
向成員收黨費、發放黨政等文件
◎依政黨運作目的分為使命型和掮客型broker party(爭取選票和政權,無鮮明意識形態)
◎依黨紀對黨員有無實質約束分為柔、剛性(明確言行和權利義務規範
1970s後因尼克森水門案和石油危機,人民對政黨不滿,政黨解組party dealignment(得票率下降、退黨)

●政黨政治
透過政黨競爭,反映分歧人民利益,實現民主政治中,人民主權和有限政府、分權與制衡的政治運作模式。

政黨與民主關係:
1.
代議制創大量專業政治菁英:怕在國會中陷孤掌難鳴遂尋求政治聯盟。

2.選舉權擴張:爭取選民支持政黨競爭
3.政黨構成人民的政治標的(=政治專業化的考量):協助人民分辨自己的政治主張
4.反映社會利益、做為緩衝機制:使衝突在制度化的政黨競爭中解決

成功要件:
1.
代議民主
2.以政見而非個人魅力為號召基礎
3.忠誠的反對黨(Loyal Opposition)辯論僅限政黨間,不會破壞國家憲政秩序
4.司法獨立
5.政治菁英的支持
6.良好的公民文化(理性看待,支持良性互動)

缺點:激化選民對立、黑金政治的形成、政治權力的壟斷(寡頭鐵律)

●政黨制(意義、形成原因、分化程度、分類)
-
由各有效政黨間建構出來的政治互動體系
政黨制形成原因:
制度面:如中央政府設計(內閣:多黨制;總統:兩黨制)、中央與地方關係(聯邦制多黨;單一國兩黨)
社會面:異質性多黨;同質性兩黨
菁英面:政治菁英的政治意圖,如:修法
歷史面:英向來僅有兩黨制的發展傳統

※政黨分化程度party fragmentation  F=1-  Pi
計算國內有效政黨間的分化程度的計算模式(:多黨,不穩/:兩黨,壟斷
G.Sartori
1.
超越阻擾點cut-off point:得票率超過
2.政黨組閣潛力coalitional potential
3.政黨勒索潛力blackmail potential:阻擾政府政策推行的實力,如德國的「兩個半政黨制」,自民黨有勒索社民黨與基民黨潛力

G.Sartori
1.
一黨制(共產
2.霸權一黨制(解嚴前台灣
3.優勢一黨制:Predominant party(1955-1993日本自民黨

4.兩黨制
5.有限/溫和多黨制:3~5向心
6.極度多黨制6~8:義離心受意識形態激化,出現極化
7.粉碎/原子化多黨制10:威瑪

D.Rae
一黨專制:席次大於90

一黨獨大大於70

兩黨制:兩個都有達90(19th英美政治菁英內部派系發展

多黨制:多個都未達70(可追溯自法大革命多黨林立)

政黨式微(包括政黨解組)
1.階級解組class de alignment:投票行為與階級處境結合度下降
政黨解組party de alignment:不認同現有政黨
2.後物質主義興起:掮客型政黨下降,單一議題傾向的利益團體增加
3.代表功能被利益團體取代:普涵型政黨下降
4.公共形象不佳
5.政黨的寡頭要素:基層黨員沒足夠參與感Michels研究德社民黨,iron law of oligarchy組織內民主都是粉飾
6.政黨對候選人控制程度下降:因媒體興起,候選人有較高自主性
※維持性選舉maintaining election
關鍵性選舉critical election:原有政黨制、政黨生態遭變更,形成政黨解組和政黨勢力重組。
政黨重組party de alignment, V.O.Key:關鍵性選舉造成各政黨選民結構持久變更。選民投票意向轉變及政治菁英勢力重整,造成政黨分合、內部權力產生變化,形成新的政黨聯盟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國考 政治學 政黨政治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✿琇ちゃん✿ 的頭像
    ✿琇ちゃん✿

    YULIKO x 琇的異世界*。゚

    ✿琇ちゃん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