極圈是指緯度66.5°以上的範圍,北極圈內的陸地包括了圈內最大島-格陵蘭、北歐、俄羅斯北部、美國阿拉斯加北部以及加拿大北部。
目前YULI有造訪過的是冰島、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,
這些地方冷到讓人印象深刻,所以隨筆暢談一下

在這樣夏天約10幾度的冰涼地區,冬天的溫度可以低到-30多度,
YULI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去加拿大北部剛好遇到「極地渦旋」,
天未亮時的街道曾經出現-38度的超低溫,剛好有做紀念

後來才知道當年度極渦是繼2014之後著名的寒潮,稱作「北美洲寒流」,
極地渦旋是原本在北極地區上空的低壓帶,隨地球自轉產生逆時針方向旋轉,
當受到氣流擾動和相對較暖的空氣影響,這股北極打轉的寒氣就會南送到中緯度地區,
雪橇犬真的是很厲害,體型不大卻很有力氣

0度以下的地方,特別要注意裝備,避免凍傷和雪盲,
另外,到零下30幾度的地方,外面待不到10分鐘就要回小木屋或帳棚內取暖,
這樣的忽冷忽熱,建議女孩們不要塗睫毛膏或是上妝,很容易液化而悲劇,真的想上妝的話可以考慮出國前去接睫毛,
大自然或許是最好的化妝師(誤)臉上已經有點凍紅、身上只要有點水分的地方就會結霜,白白的冰雪睫毛~~

護唇膏和凡士林都可帶著避免皮膚龜裂,
防曬的話YULI沒有擦,因為大多時候全身只露眼睛,
極低的溫度下空氣會覺得較稀薄還會一直流鼻水,
面罩和頭套是一體的,延伸到脖子的地方,擔心面罩因為呼出的氣化成水而變濕冷鼻子不舒服的話,
可以考慮用立體式方便呼吸的口罩
脖子一定要再加個圍巾防止冷風灌入。

身體的部分,相信雪地的穿著大家都聽過洋蔥式穿法,
也就是入內方便穿脫的大外套,避免在室內還穿外套而流汗容易感冒,
像YULI只穿了一件發熱衣+一件毛衣+一件自己的刷毛外套+一件現場租借的禦寒衣就很暖了,
其他天都穿自己帶的長羽絨外套,外套建議附有兜帽、防水材質(才能玩雪天使ㄆ)保暖度更佳,
YULI兜帽內是保暖透氣帽,耳朵也緊緊包覆著,

此外,YULI的外套內有很多小內袋(大推)
有電池的東西就讓它放在內袋
用身體的溫度避免設備耗損,
例如九成的人會手機溫度太低了而自動關機,
放到外套內暖一下電力就恢復了,

拍攝極光和星星的話,一定要用相機(極光飄動太厲害時手機拍不起來),
相機YULI帶了兩部,北極光通常是綠色的,
拍攝時的環境因為入夜後是-30度的環境,
相機還用布料蓋著以免受寒故障,
要把對焦調整為手動,並將對焦位置轉向無限遠,
快門長曝的時間YULI覺得15秒到20秒拍比較成功,
拍的時候周圍一片漆黑,冷到直打哆嗦,每一秒都好煎熬阿,
但超美的舞動極光真的是讓人覺得一切等待都值得了,

剛好環境夠暗,星星滿天都是,
從結冰的湖面跑到黑暗的山丘上,
各種極光的幻化就像是一條活靈活現的龍一樣,

去看極光的前幾天,可以從網路看到極光的預報(http://www.aurora-service.eu/)
也可以下載追極光的app,
9至2月間去怕遇到暴風雪,但還好都沒碰到

若是有戴眼鏡的人,鏡面很容易起霧,
可能要學著戴隱形眼鏡,除此之外,為了防止雪地反光造成眼睛紅腫可以戴個品質好的墨鏡,
全身最容易失溫的地方,其實是手腳,手套YULI覺得一定要輕巧、五指的,
有需要拍攝極光的話手套最好是輕薄的、能夠方便操作儀器的,
不然一直穿穿戴戴手還是會凍傷,
鞋子最好自己戴長筒、防水佳的雪靴,
雖然極地旅遊都會有租借服務,
但是租借的鞋子品質不一,有的內層有破損,踩在雪地中久了還是寒意滲入,
襪子厚羊毛襪效果好,但鞋子才是重點,一旦襪子濕了會更冷,
※不推薦帶一堆黏貼式暖暖包貼腳上,在-30度的地方暖暖包的熱度是沒什麼感覺的

另外,通常一進小木屋或帳棚第一件事都是在暖爐前烘手腳,
但已經凍僵的四肢,隔著手套和雪鞋很容易誤判,不小心手套就烤焦了,
因此若在室內,就把裝備脫下來烘吧,看著誇張的水氣被蒸出來不知為何超療癒XD
在冰雪世界的陽光,有種電影裡面末日的感覺呢

arrow
arrow

    ✿琇ちゃん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